事到临头,“读书”是逃避现实的借口

事到临头,“读书”是逃避现实的借口

事到临头用读书来逃避现实,如何克服?

读书可以解决问题,读书也可以逃避问题。即便读对症下药的书,也会远水解不了近渴。有空了,工作又成了逃避读书的借口。

走出校园后,读书的时机似乎丧失殆尽。“科学的”工作计划里,应该满是产出的内容。固定时间做固定事,照此原则制定漫天神佛迁就的工作计划。惰性和行动之间的冲突和痛苦,“习惯”是万能药。

时间固定,万事有先后。读书和工作有优先级是走向可操作的第一步。

阅读前要做的盘点

  1. 列举无法完成的工作,无法抓住的机会;
  2. 列举无法证实的观点。
  3. 平实记录每一次失利和不了了之。

下面的问题是难点

  1. 如何选书查资料?
  2. 如何漫游式读书,能获得新知,但不浪费时间?
  3. 如何安排时间阅读,并能在一定期限内达到阅读目标?

良性的循环,越读书,知识与技能越强,工作效率越高,认可度越高,越自信,越详细读书可以带来收益,越想读书,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闭环。

时间安排与精力分配

工作日晚上和休息日的安排容易崩坏,时间会轻易流逝。“习惯”可以维持作息时间的稳定吗?

无日程,则无优先级。有日程也未必有优先级。硬指标设和考核机制保证每周至少完成1本,追踪进度了。下班之后要静下心来背公式、做数学题比登天还难。制定计划后,意志力有着力点。

以上建立在一个假设上,假设只要坚持日程就能达到目标。这就是日程上的主宰。

为了应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而已经感到精疲力竭的人,可以尝试以下方法,调整日常的时间分配:

  1. 定时、定量刷抖音上网,聚拢精力
  2. 少考虑无法完成工作的后果,多考虑怎么完成任务。
  3. 少想象社交灾难,把社交当成工作的一部分。
  4. 交谈中正确复述书中内容,不要给出观点后让对方自行查阅。

读书成为习惯,控制阅读量,记住书中内容,保持阅读连贯。就不会因读书耽误工作和生活,也不会因为工作和生活耽误读书。“主动型读书”成为一项熟练技能,一种“良知”。

手机,邮件,新闻八卦、旁人的目光都会是读书的干扰。抵御干扰后脑子里思考的全是自己与作者思维的碰撞。读书会很重要,个人读书容易忽略见识以外的内容,需要同伴提醒。加入商业化的读书会没有必要,甚至有害。运营小型读书会需要一定的能力。

冗余信息和知识加工

网络八卦字数最长不超过8000字,涉及的内容有限。内容简化肤浅、信息碎片化,无法让人系统地学习。事例佐证少,表达不严谨。

鸡汤类的文章制造真理的幻觉,如何辨别?

真实的信息和知识,未经加工、整理,无法形成技能,容易遗忘。

读书、笔记、进行辩证思考有助于理解作者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Scroll to top 三滴眼泪